投稿须知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世界中医药2011年9月第6卷第5期生物学基础是可行的,但是,目前学者们多致力于探索证候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的指标,试图建立证候实验诊断单个金指标,这违背了证的整体性、动态
世界中医药2011年9月第6卷第5期生物学基础是可行的,但是,目前学者们多致力于探索证候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的指标,试图建立证候实验诊断单个金指标,这违背了证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异病同证、同病异证等特征,因此不可能对某一证候用单一指标作定性、定量和定位的说明。据此,证候客观化研究应采用综合性指标,精选非特异指标进行特异组合,建立能反映证本质并能区别他证的定性、定量、定位综合实验指标,辅助四诊,确定证候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生物学正具备反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特定功能。系统生物学无疑给中医证候学客观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在中医证候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运用分析还原方法,从器官、组织、细胞、代谢产物、蛋白质、基因等水平阐明中医气、阴阳、藏象等的物质基础,还要通过综合分析,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把孤立的物质和组成整体的所有器官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把中医的整体观念、朴素的系统论上升到高度综合的现代系统理论。它不仅能反映事物的整体特征性,还能充分反映组成整体的各层次、各部分的特性及其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将中医整体宏观的优势与西医微观还原的优势结合起来,有助于诠释中医理论的科学依据。1…。4中医证候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探讨与展望通过系统生物学对生物本质的探讨和理解,人们对生物的认识也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它们交叉领域的研究,系统生物学势必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在医疗卫生领域为解决目前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如传染病、社会问题、身心健康等提供思路㈤。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相关性使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将为人类所面临的生物医学尤其是中医学难题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为人类了解自身以及解决人类疾病和健康的问题带来了希望,它为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系统手段。同时它将为中医和西医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系统生物学研究正在改变着当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它将和其他新技术一道,促成一种全新的预测性和预防性医疗的实现,并最终实现个性化医疗。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将不仅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和人类本身产生重大影响。中医证候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可以遵循中医学传统的方法进行辨证治疗研究,遴选出中医医疗经验丰富的中医临床专家进行诊察辨证,搜集临床资料,逐渐积累病例,不断进行总结与交流,到一定时期达到基本的共识,制定出中医证候分类。另一方面,应当运用系统生物学这个新的武器,遵循中医学理论,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预期结果,为中医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李戎.创建“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的可能性.中国中医药,2003,6(2):34—35.[2]沈自尹.系统生物学和中医证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255—258.[3]田道法.气虚证模型大鼠反义DNA阵列区基因表达谱特征的初步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2):1.[4]王光平.应用信使核糖核酸差异显示研究中医肝阳上亢、肝阳化风证的基因表达.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1):6.[5]王忠.后基因组学时代中医证候组学研究的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8):621.[6]金光亮.证候基因组学和证候蛋白质组学浅论.中国医药学报,2003,18(6):332—335.[7]刘希成.肾阳虚证候的人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7,23(7):592—599.[8]罗和古,陈家旭.代谢组学技术与中医证候的研究.中国中药信息杂志,2007,14(5):3—5.[9]陈家旭,李伟,赵歆,等.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海马脑啡肽mRNA和前强啡肽mRNA表达及中药复方的影响.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5,21(2):121—125.[10]王米渠,冯韧,严石林,等.基因表达谱芯片与中医寒证的7类相关基因.中医杂志,2003,44(4):288—290.[11]李运伦.代谢组学是研究证候实质和方剂原理的重要技术平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187—189.[12]王立新,杨霓芝.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路.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366—370.[13]胡志峰,肖诚,何燕,等.系统生物学将会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2):124.[14]廖丹.系统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2(13):108—109.(2010—07—13收稿)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网址: http://www.ddxcxzz.cn/qikandaodu/2021/0730/613.html



上一篇:近年黄帝内经与修辞研究
下一篇:备急千金要方语言风格刍议

当代修辞学投稿 | 当代修辞学编辑部| 当代修辞学版面费 | 当代修辞学论文发表 | 当代修辞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修辞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