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共情·联接”当代艺术展在时代美术馆开展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主办方供图 “共情·联接”当代艺术展是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华熙集团发起的“云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项目“云中情歌”主题下,以“共情·联接”命名的展览,是第



主办方供图

“共情·联接”当代艺术展是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华熙集团发起的“云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项目“云中情歌”主题下,以“共情·联接”命名的展览,是第十七届海淀文化季活动之一。致力于挖掘、传承、推广散落在中国大地上即将消失的传统民族文化;同时希望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的行列中。“云中系列”已帮助来自30个民族的186位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向国内外市场,而云中系列展览累计观展人次也达到60余万。该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3月7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个体·群体”试图探索在不同的社会和时空下,个体与群体之间情感纽带的张力和边界。第二单元“聚力·共振”聚焦于探讨人类社会交织共生的关系与影响。第三单元“智造·黑洞”以艺术的方式探讨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人类的挑战和思索。最后一个单元“云中情”既是对“云中”系列展览的10年回顾,也力图开启我们对未来的思考与展望,共情所联接的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人类与技术、人类与自然、艺术与生活,以及当下与未来。

个体群体,温情联接的记忆,在第一单元的“个体·群体”展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耿雪老师的作品《金色之名》,以泥土塑造的人物及定格动画的形式,隐喻人类在黑白世界里,为未知的大物劳作,而大物中内在的金色世界,发出的光色与声音吸引着人类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青年艺术家牛文博的作品《片刻的记忆NO.2》,收集了一个家庭从80年代末到2000年使用过的家具,把家庭做成一个纪念碑式的立体造型,通过对陪伴我们的器物的观察和再造,留住人们生活的痕迹,定格过去的记忆;放下手机,双手放在心率传感器上,通过运算形成的与心率状态相对应的涟漪,反馈在水面的不同位置上,心率同时打乱了水面对外在环境的映射,张沐辰的作品《心率》通过观众实时的心跳所建立的涟漪,带给公众沉浸感,让我们感受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微妙联系。

汇聚一体,你是我最牵挂的人,在第二单元“聚力·共振”中,参展作品《见证——你是我最牵挂的人》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舸,在2020 年新冠病毒肆虐期间,带领中国摄协小分队前往武汉,历时66天为全国各地支援湖北的346 支医疗队、四万两千多名医疗队员拍摄现场肖像,期间共拍摄了多张照片。蓝色的遮布帘、床头柜上的心电图机、听诊器,以及墙上挂着的赴武汉支援医生与患者的合影,这一幕把我们带到了春节期间疫情的时刻,这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最牵挂的不是自己的亲人、本来的工作计划,而是正在隔离病房内与新冠肺炎斗争的患者,这一刻是医生与患者的联接,是生命与生命的联接,在彼此的联接中体会生命的敬畏。

智能智造,探讨人类与数字的关系,在人工智能、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人类如何平衡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在第三单元“智造·黑洞”中,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费俊老师为现场的媒体记者讲解了他的作品《有趣的世界》装置二,它是一个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交互式叙事装置,装置中的网络摄像头会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来捕捉每一位现场观众的外貌、表情和衣着的色彩等特征要素,基于“以貌取人”的叙事模式,带观众去往世界上与你相关的三个地点。这次作品的图像全部是以用户上传的图片和家庭录像为核心,建构一种独特算法所构成的、图像与图像之间的复式关系。

十年公益,不变的传承,第四单元,是华熙“云中系列”的十年历程回顾,十年间,“云中”足迹遍布祖国大地,深入西藏、四川、辽宁、内蒙古等50个城市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十年间,“云中”公益团队用11万公里的采风路线,印证了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责编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网址: http://www.ddxcxzz.cn/zonghexinwen/2021/0307/472.html



上一篇:诗意与记忆——当代水彩画作品邀请展
下一篇:“当代年轻人的虚假朋友圈,分分钟笑到断气儿

当代修辞学投稿 | 当代修辞学编辑部| 当代修辞学版面费 | 当代修辞学论文发表 | 当代修辞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修辞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