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温州三家人》:一部紧扣时代脉博的当代商战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日,温商题材的电视剧《温州三家人》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档热播,收视率居高不下,引发了海内外温商和广大观众的关注与热议。这部剧以温州在本土、国内、海外的三个家庭为

近日,温商题材的电视剧《温州三家人》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档热播,收视率居高不下,引发了海内外温商和广大观众的关注与热议。这部剧以温州在本土、国内、海外的三个家庭为叙事对象,讲述了老一代温州企业家和新一代青年创新创业的故事。笔者追看近十集后,深深地为剧中展现的新时代温商精神所折服。该剧不仅故事精彩,扣人心弦,而且紧扣时代脉博,给观众以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感。可以说,这是一部真切反映现实的商战剧典范。

1.紧扣时代脉博彰显中国企业家精神

提起商战剧,大家很容易想到《大染坊》《走西口》《乔家大院》等几部电视剧,但这些剧集多发生在民国时期,当代题材的优秀商战剧凤毛麟角。因此,《温州三家人》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这部剧没有浮于表面形式,而是紧跟世界经济潮流趋势,扣紧住了时代前进的脉搏,对于时代性与写实性给予了充分尊重。因此故事不仅精彩,而且让人信服,让观众尤其是那些有过从商经历的观众很容易产生共鸣。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温州三家人》头几集里中国企业竞争印尼红土镍矿开发权的情节,正是中国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真实写照,而且很贴近当下现实。

关注经济新闻的朋友都知道,相比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印尼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在印尼2014年实施原矿出口禁令前,印尼红土镍矿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早在2015年,温州一些企业就毅然进入镍生产行业,实现了矿业公司和不锈钢生产企业的整合。《温州三家人》中竞标镍矿开采权的桥段,显然不是凭空虚构,而是有着扎实的创作原型。

在剧中,招商局的干部问及为何要到印尼去开采镍矿,叶乾坤说得非常清楚,这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红土镍矿是不锈钢的主要原料,我国的红镍矿非常稀缺,储量非常少,开采成本高。一旦原材料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就完全失去了议价权。咱们不能让不锈钢工业再走铁矿石的老路了……”叶乾坤斩钉截铁的几句话,道出了后工业时代新兴战略性矿产呈现的市场需求,彰显出一位中国企业家的高瞻远瞩和大格局。

而为了顺利拿下红土镍矿开发权,《温州三家人》中的竞标过程可谓惊心动魄。叶乾坤和秘书吴佳几人到了东南亚,竟然被竞争对手设计骗到海龟岛“软禁”起来;两大竞争对手暗自联手。同时,叶子凡通过林知夏找到老总林一山。在林一山的帮助下,印尼本土企业最终改变主意,选择了与中国企业联合竞标。中国企业这才拿下了镍矿开采权。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变化莫测在这场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紧扣时代脉搏,反映现实生活,引发观众共鸣,才是国产电视剧的艺术担当。“一带一路”、企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时尚产业、新经济形态……《温州三家人》关注的都是当下热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课题。这种强烈的时代感使得《温州三家人》超越了温州故事的内涵,展现了当代中国力量。

同时,《温州三家人》对温商精神的体现无处不在。在争夺镍矿开采权事件中,林一山对“死对头”叶乾坤关键时刻的援助,就彰显出“互帮互助”的温商精神。“黄正康被打”事件则让我们对温商的“诚信至上”品质有了具体认识。两大企业卷入冲突,林知夏“大义灭亲”,将衣服和高尔夫球杆寄给了叶子凡,真相揭晓。叶乾坤找林一山质问,当得知真相后,林一山二话没说,拿起电话就要打110报警,结果被叶乾坤按住……这个小插曲让我们看到,无论是叶乾坤,还是林一山,两家大企业的掌舵人都非常看重“诚信”二字,讨厌“背后耍阴招”;包括年轻一代的林知夏,知道自己的堂兄林晨是行凶者后,衡量再三,还是决定告诉了叶子凡,体现出在大是大非面前,她能秉承公平、正确的处世态度。这种正能量的做人原则和价值观,对电视机前的年轻观众无疑具有榜样意义。

2.塑造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创二代”群像

作为商战题材,《温州三家人》将笔墨重点放到了温州新一代人身上,着重塑造了叶、潘、林三家人中的年轻人叶子凡、潘小勇、林知夏和曾知秋的“创二代”形象,展现他们以新思维独立创业,闯出了自己一片新天地。这几位年轻人性格各异,但一个共同点:积极、向上、不服输、敢拼敢闯,充满了正能量。该剧对这几位年轻人的刻画,看点颇多。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网址: http://www.ddxcxzz.cn/zonghexinwen/2021/0510/557.html



上一篇:“惟美无界-当代朝鲜油画精品展·杭州”开展
下一篇:9岁男孩写“印刷体”,网友怒赞当代王羲之,老

当代修辞学投稿 | 当代修辞学编辑部| 当代修辞学版面费 | 当代修辞学论文发表 | 当代修辞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修辞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